8月以來,有關(guān)喜劇綜藝的話題多次沖上熱搜。先是由楊瀾、大張偉、羅永浩、李誕擔任新領(lǐng)笑員的《脫口秀大會4》開播,之后,由郭德綱、于謙等相聲演員出演的《德云斗笑社2》緊接著上線。小編發(fā)現(xiàn),沉寂許久的喜劇IP正迎來商業(yè)熱度。
究其原因,近來選秀綜藝相繼被叫停、點名批評,可以說,在娛樂圈整頓力度不斷加強的情況下,選秀綜藝何去何從還要打一個大問號。這時,不靠流量、顏值、打榜的喜劇綜藝,讓觀眾產(chǎn)生了相對舒適的感覺。
那么,在此情形之下,美妝品牌能加入喜劇營銷的“群聊”嗎?
就目前來看,或是因為男性觀眾比例較高,此類綜藝的贊助商依然是食品、汽車品牌居多,美妝幾乎不在行列之內(nèi),但小編注意到,當中的“喜劇人”卻成為了美妝品牌商營銷的選擇。
比如,資生堂、薇諾娜、日記、多芬、HFP等曾與楊笠合作;歐珀萊則與孟鶴堂有過合作;王勉參加了歐萊雅、碧歐泉的直播帶貨;歐萊雅、天貓美妝等也與李雪琴有過合作。
值得關(guān)注的是,大大小小的合作不在少數(shù),至于堅定地與“喜劇人”展開深度合作的,卻是,大部分僅停留在宣傳物料或事件營銷上,更別提代言人了。
對此,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“喜劇人”的商業(yè)價值遠不如預期。不過,小編并不認同這種說法,雖然他們不唱不跳不演,但在喜劇綜藝領(lǐng)域同樣擁有粉絲群體,而這些粉絲也可以轉(zhuǎn)化成消費者。而且“喜劇人”具備口才天賦,帶貨效果或許還能完勝某些所謂的流量明星。
眾所周知,“喜劇人”除了口頭表達能力強,還對素材天生敏感,編得了一手好故事,品牌商找他們合作,估計會在創(chuàng)意方面省心不少。通俗來說,他們懂造梗,以借題發(fā)揮來一次猝不及防的營銷,消費者往往更容易對品牌產(chǎn)生好感。
總之,先不說“喜劇人”是否適合成為美妝的代言人,但在直播帶貨和創(chuàng)意營銷兩方面,他們確實具有明顯的優(yōu)勢。比起雁過無痕、葉落無聲般的形式化營銷,這種集喜劇性、條理性、喜聞樂見為一體的模式,無疑更能打動消費者,當然了,前提條件是要把握好玩“梗”的尺度!
在線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