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記者調研發(fā)現,在一些大型購物中心設有母嬰室,但是標記不明顯,不易被發(fā)現。在一些地鐵站等場所的部分母嬰室重建輕管,衛(wèi)生條件、環(huán)境和設施不盡如人意,私密性較差,個別母嬰室被上鎖,淪為擺設。一些公園等場所則缺少母嬰室,給哺乳媽媽帶來諸多不便。(8月15日《中國青年報》)
對于很多新手父母來說,帶嬰幼兒出行是一個不小的挑戰(zhàn)。在公共場所,如何給孩子更換衣物、進行母乳喂養(yǎng),是父母們面臨的不小難題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2021年11月,國家衛(wèi)生健康委等15個部門聯(lián)合印發(fā)的《母乳喂養(yǎng)促進行動計劃(2021—2025年)》提出,到2025年,公共場所母嬰設施配置率達到80%以上。然而,現實中不少母嬰室缺少標識指引,室內設備配置參差不齊甚至形同虛設,與公眾期望有一定距離。
如何實現母嬰室從“有”到“優(yōu)”?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探索。其一,將母嬰室建設作為公共場所規(guī)劃的標配。同時,根據場地規(guī)模、人流量等實際情況,對不同公共場所母嬰室位置、數量等配置作出差異區(qū)分。其二,讓母嬰室設計立足用戶需求。從對嬰幼兒健康保護和家長需要出發(fā),母嬰室顯然不是隨便一間屋子、一張桌子、一個椅子就可以達到標準。早在2016年,就有明星在社交平臺呼吁母嬰室當設置“尿布臺、洗手池、椅子、插座、垃圾桶”等統(tǒng)一配置。遺憾的是,幾年過去,在一些場所相關問題仍未得到解決。對此,日本母嬰室標配了帶安全扣的小床、熱水器、洗手液、衛(wèi)生紙等設施,值得借鑒。其三,對母嬰室指引標記作出統(tǒng)一管理。一方面,標準化的標識設計,能夠加深公眾的視覺記憶、形成常識習慣,起到指引效果。另一方面,利用視覺捕捉等數據支持,對公共場所的標識大小、位置距離擺放提供參考,能讓硬軟件設置更加科學。其四,壓實主體責任,為母嬰室使用護航。對此,有關部門當增強對公共場所的母嬰室設備、使用情況等方面的不定期抽檢,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,促進母嬰室配備、使用更加規(guī)范。
在線咨詢